|
明年将启动运行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正在不断预热。% c- h8 ~9 H* B! F7 X" A$ `
% F: |. d$ P: k5 ^作为全国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广东日前发布信息显示,该省首批拟纳入全国碳交易的企业一共381家。这也是广东首次公布拟纳入全国碳市的企业名单。
0 r/ H& U' a% ]# w0 V& @5 a; `6 o O/ J# Y# N$ @" l4 V: v0 X
分行业来看,其中电力企业115家、建材68家、钢铁61家、造纸51家、化工37家、有色35家、石化9家。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中还包括5家航空企业,分别为中国南方航空(8.26 +0.85%,买入)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航空有限公司、汕头航空有限公司3家航空公司以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2家机场。2 M( f& @; _( V+ w" S& M/ B8 s
$ B& ~+ u; L6 \5 {2 T这样的行业构成存在必然。广东省发改委在相关通知中表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将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此外,拟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批企业为2013年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
* s! W% N& [2 F' K6 H1 v/ g9 s- ~; F$ T0 @
从地方分布来看,珠三角地区的纳入企业较多,全省纳入企业最多的地市前三位是广州、东莞和佛山,分别为51家、42家、32家。这也是广东省的几大主要工业城市。/ A$ Y3 s: `1 N& T% }
+ g7 H6 w e, m% m0 w6 q9 Q8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7月26日透露,中国即将于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期纳入的排控企业涉及11个行业7000多家大型企业。
! w* F* t) K! h' y2 z- ]3 ^! f! T% V+ G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不断被重视和大气治理不断深化,加之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分解机制方案、交易方法的出台,碳排放交易探索不断推进,万亿规模的全国碳市也呼之欲出。
: W: V8 J9 L& U- A/ E% o7 N: h
( R) [& }6 W& }# w3 g! o% `& ?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到2030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等一系列目标。
5 v5 T2 d# j" ~6 Y4 c- r+ A) i, [
7 P d4 B I) X/ o4 R. ]另有消息显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有望近期发布,这将与强制性的减排措施作为相互补充,为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前期准备。
0 }. D* q8 q3 r( N/ x0 O5 ~3 T; m; T H# Q: O8 @! j
张永利也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减排行动已进入攻坚阶段,企业在低碳绿色发展的变革中是最为关键的力量,呼吁更多的行业和企业能加入到自愿减排的行列中来。% o u; ]* q4 \
0 C) e) h; ^) p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大省广东同时也是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该省从2012年启动碳排放交易,并于2013年启动首批碳配额分配交易。目前,广东试点碳配额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一,并且也是全球第三,仅次于欧盟、韩国。截至今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3206.82万吨,总成交金额10.75亿元,分别占全国31.17%和36.92%,也成为全国首个配额现货总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 F, d0 |/ I9 p" p" T
, v+ E- Q3 _: E; q! C0 b' M8 O广东提出的目标是,将打造国家级碳交易综合平台,大力发展碳金融,未来将推动发展碳租赁、碳基金、碳债券等一系列产品。
! \" }* U' b0 O4 x' x' _, D- B4 w! I
' o7 i3 z6 y& l: U7 l. P
/ m$ o- i, e2 `: s; }' N
; n" \$ S' y7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