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6 g. R2 N& P5 X
( H* J3 x+ t4 ^- o: @5 j1 S6 o
& F ]. i6 c& ?, B- Y0 I. a
继当前全国7个地区的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之后,2016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我国的主要排放行业。这是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碳市场管理部副主任研究员张昕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2015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透露的。
! W5 D$ Q6 b' Y8 u6 H7 x
- E& p+ \2 v) {, A( r( t我国政府于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定了2020年和2030年的行动目标。根据文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
3 n! J% T8 B+ S( h7 F4 i, [; i6 b" |6 U" X. E$ p' y% n
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突破了令人畏惧的标志性关口,中国每年要消耗大约30多亿吨标准煤,预计到2030年有可能消耗60多亿吨标准煤,未来节能减排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
0 f3 F" M9 P6 M2 i. m, C7 s4 e' l( j6 N/ [8 P- x' z8 k
中国石化能源环保部主任耿承辉表示,中国石化早在2011年8月已将绿色低碳正式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石化开展淘汰落后电机、低温余热利用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82项,预计实现节能28.5万吨标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1万吨。1 a: b7 S. }: ?# }6 z; G1 |9 T% ~
; D {2 y2 A6 f/ s! t
但与此同时,耿承辉也指出,在碳交易方面,由于交易规则不完善以及没有统一市场,中石化作为大型企业集团,旗下的国内生产型企业就有89个。现在26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的企业分布在7个省市,游戏规则都不同,中石化在碳减排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
1 O3 O$ P# n9 |/ h& F0 m2 p6 }" C. I4 G9 G- w' P6 ~
另一方面,他表示,碳配额的计算也存在问题。有些碳配额是按照历史排放方法计算。一些先进的企业,空间就比较小。一些差的企业,空间就比较大。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像CCS或者是碳足迹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从更多的角度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 i2 K. A; b# s( w& d
" ^5 K: [0 b: o. ^: R% \ Q对此,张昕透露称,目前我国主要在7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根据工作方案,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我国的主要排放行业。目前仍处于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从三个层面开始,在政府层面,即国家的碳交易管理部门层面,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主要开展国家碳交易的机制设计。在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是组织地方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能力建设工作,包括地方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机制准备。在企业层面,强调企业开始进行能力建设。) c2 P$ s8 x- D' D9 w
9 J E7 w% h5 a; f8 W, @; E1 _张昕表示,到2020年之后,我国可能会建立比较有效的相对完善的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还会尝试和国际上相对成熟的碳市场进行连接。% C) P. P( O6 K. |- p
/ W8 {0 B( y. U* [3 N- g
据悉,此次峰会由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承办。峰会作为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在中国的预备会之一,受到来自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n" @/ _. [8 |& b* x
0 d. q$ A) b, V/ \1 n
来源:经济参考报
; _2 m% \+ ~' Z' Y% J: u$ `& G }5 e8 b& U; Y
$ [) q) [/ Z0 P: d1 M$ a9 g3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