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副处长王庶近日对外透露,“希望能够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b5 u( Q* }. J, M0 P
- k% C) I$ B. p
一些业内观点认为,此举或将标志着高达千亿元新市场开启。 & X5 I' T8 i! w: @' ~) v2 H$ p ; }9 y' ?- q. W2 i. P此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将纳入5+1个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务业)的年排放量在2.6万吨以上的企业,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将分阶段建设,其中,2014年到2016年为准备阶段,完成设计和建设,建立队伍,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基础能力;2017年到2020年为运行完善阶段,启动市场交易,探索运行规律,完善市场制度,稳步发展市场;2020年后为稳定深化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增加交易产品,探索国际衔接。% R& p4 o* ^/ D7 D' i
- [4 Q3 J. b! ]( r0 _试点地区进行多样化创新- S) s" s+ P5 |9 Z& C3 ]0 h
2 A) ]0 j1 f- j* v, i/ B
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启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广州)及深圳市的碳交易试点平台均把发展成“国家级”平台确立为最高发展目标。2 n( o7 V5 L; y! l! g7 \4 S) w9 ]
0 H# k& [( Z0 ]. Y' O* l有专家指出,未来谁能够实现这一最高目标,取决于谁能在内部制度建设、市场运行规模等方面拔得头筹。, j: h5 y4 B, m7 [! a* p
o3 R- H# c. c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个试点市场的创新举措各有千秋。深圳、湖北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北京推出掉期产品,广东则进行定期配额拍卖的试点,总体而言,各个交易所都累积了对统一碳市场有价值的不同经验。 & ]7 b& W" N7 U- [) W8 p6 o: a' d 6 K1 c6 R5 D: f% C6 O; ^/ b9 F对于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国家、地方和企业应该如何参与等问题。王庶表示,希望国家、地方和企业能够形成上下联动、互相支持的机制。3 k/ W+ i2 ^ o$ J- K2 B
9 V, D5 \: m; A* Q国家层面上,重点推立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出全国配额总量和分配的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配套细则,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交易机构的管理办法、第三方交易机构的管理办法、核查指南以及注册登记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今明两年的重点是让碳排放权管理条例出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现正在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召开听证会,再修改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z& v. }* ?; P+ N, Z/ 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