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副处长王庶近日对外透露,“希望能够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3 ?- _+ X+ d% W# ^* A
! P. A9 Y! h9 I; ~1 T3 l
一些业内观点认为,此举或将标志着高达千亿元新市场开启。
+ |9 `8 B& x; h, Z$ Y/ g. q, J* S* m4 I
此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将纳入5+1个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务业)的年排放量在2.6万吨以上的企业,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将分阶段建设,其中,2014年到2016年为准备阶段,完成设计和建设,建立队伍,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基础能力;2017年到2020年为运行完善阶段,启动市场交易,探索运行规律,完善市场制度,稳步发展市场;2020年后为稳定深化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增加交易产品,探索国际衔接。
8 P" {; ]# p1 s; n$ @+ ^* `/ m3 _1 x. v6 [5 @7 s
试点地区进行多样化创新
' d, A* [# S6 Y) P; y; M T, s- V8 l
: g4 y9 _! K1 M1 j+ N* g: c7 Q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启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广州)及深圳市的碳交易试点平台均把发展成“国家级”平台确立为最高发展目标。2 |( y/ q, i( K
1 m2 p1 n3 V! _有专家指出,未来谁能够实现这一最高目标,取决于谁能在内部制度建设、市场运行规模等方面拔得头筹。6 {( Y! _2 i$ x0 L A0 o# [; }' ^
4 s: B" l4 E3 V3 @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个试点市场的创新举措各有千秋。深圳、湖北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北京推出掉期产品,广东则进行定期配额拍卖的试点,总体而言,各个交易所都累积了对统一碳市场有价值的不同经验。
& f0 E3 D* E- u
% f5 o9 D* t& e/ o- \* o对于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国家、地方和企业应该如何参与等问题。王庶表示,希望国家、地方和企业能够形成上下联动、互相支持的机制。1 \5 W3 t, _' Z* O
! L9 {9 p# c: ^& @- K, r& y
国家层面上,重点推立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出全国配额总量和分配的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配套细则,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交易机构的管理办法、第三方交易机构的管理办法、核查指南以及注册登记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今明两年的重点是让碳排放权管理条例出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稿,现正在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召开听证会,再修改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
8 v! h6 Q8 ~* G4 ?% L o3 q# M; A1 i
地方层面上,配合国家做好政策设计,包括能力建设的培训,重中之重是帮助国家做好企业碳排放的报告和核查工作。据悉,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以后,地方主要是负责配额的具体分配,相关企业的履约等级。王庶表示,希望2016年底启动以后,按照全国统一、地方执行的原则来运行,也就是国家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具体的由地方主管部门跟企业衔接。
% w2 _) `3 j$ G) `- C) Z- [
/ g; M1 c3 Z" |7 k; `/ X企业层面上,近两年主要是配合国家参加一些培训,包括企业内部建立资产管理体系、核查制度。王庶说,很多企业,特别是央企已经建立了碳资产管理的队伍。6 }: T5 S* ^% S9 b* j o
! v! o" D1 u8 i- a! l
建全国市场需吸取欧盟教训$ Q9 Z; ?. t* H4 f% Q
( y/ n: I) j" @+ z9 }7 @% S9 ~- J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国内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较低。4 r; M8 N' D# ^: H
5 N- b& R9 q5 H0 {$ S陈少成告诉记者,交易活跃与否有很多因素导致,例如:投资机构或个人的参与、配额发放的松紧程度、纳入控排企业的数量、企业的碳管理意识和参与交易的愿意(包括对风险的偏好)、交易工具的丰富程度等。! ^0 V' z. S/ h1 ^" [- T. T Z
! ^/ { Y2 K+ R* o- P$ e3 c
实际上,根据国外经验,要真正提升交易量必须同时推出适合的衍生品,比如碳期货。有了适合的衍生品,控排企业或投资机构就能以较有效和便宜的方式更好对冲价格或投资风险,促进活跃的交易。( Y6 Z" O- M7 B3 U6 _3 d# w
" i3 J+ i$ J) P* ^
此外,不少专家指出,碳排放额度、碳价格的确定一定要吸取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教训。王庶认为,当前重中之重即是制定出碳配额分配方案,欲充分借鉴深圳和其他试点城市的经验,提出全国市场覆盖的范围,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案。
8 @' r/ B Z% v6 f# D
7 C$ H7 i, @' O据记者了解,欧盟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被认为是碳排放制度建设最先进的地区,但近几年,其碳价格急剧下跌,从每吨30欧元跌至每吨5欧元,意味着免费碳排放的额度太多,使碳交易失去了促使企业减排的威慑力。- N; j( V! p& r# k' h
& }3 G% E0 {0 |1 |' `) e; I3 b专家指出,欧盟碳价的崩溃一方面是因为配额发放过多(因在设定配额量时未预想到经济的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体系设计上缺乏有效、灵活的配额调整机制。因此,中国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建立相应的干预机制:在配额价格过高时投放一定储备量;在配额出现严重过剩时吸纳储存。
+ |8 I* N' Q6 x" ~' ], R1 }2 a- X5 v+ U$ h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e9 _3 b# |" x# x
0 y N- e" A- K! X( D;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