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低碳经济应对战略有哪些?

[复制链接]

70

主题

70

帖子

3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4: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防止气候治理演变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利益输出的渠道,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要善于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将自己的国家利益包装在国际利益之下,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输出气候治理秩序。要努力促成气候大会建立四个公平减排机制,新盛唐集团为大家详细解读中国应低碳经济的四个机制,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机制一:提出“碳排放峰值与工业化进程相关联”综合考核机制。
  目前中国尽管采用“碳强度指标”作为温室气体减排标准,但发达国家不可能容忍中国长期采用这样的“软约束”考核指标,最终会要求中国采取“总量指标”这样的“硬约束”标准。那么,中国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建议中国推动“碳排放峰值与工业化进程相关联”综合考核机制,以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种考核机制下,中国可以提出两个阶段考核指标方案:第一阶段(2030年碳排放峰值到来前):坚持以碳强度指标作为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第二阶段(2030年碳排放峰值开始下降后):可以接受总量约束指标,但要坚持考虑“人均累计排放”因素。
  机制二:推出“消费端、生产端”两端减排机制。
  目前国际社会减排模式是:“谁制造谁承担减排责任”,这是很不公平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有很大差异,发达国家人均在消费领域的能耗为发展中国家的10倍。发达国家的高碳排放与消费方式有密切关系,30%的碳排放量是企业排放的,70%的碳排放量是居民排放的,属奢侈型排放;而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业化过程,70%的碳是企业排放的,30%的碳是居民排放的,属生存型排放。两端减排考核机制,不仅有利于倡导国际社会更加节能的生活方式,也有利于中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机制三:建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交易市场,完善国际碳交易体系。
  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市场有四种形式: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易市场,联合履行机制(JI)是发达国家与转型国家的交易市场,国际排放贸易(IET)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易市场,欧盟排放交易(ETS)是欧盟内部的交易市场。这四个市场交易机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通过“境外减排”为发达国家提供了灵活履行减排机制。但目前国际碳交易体系明显缺失一个市场,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交易市场,这对于未来(比如2030年后)接受“总量指标”考核的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目前,在国际碳交易中,中国是供方,未来不排除是需方,当中国一旦从供给方变成需求方时,就会需要更多的碳信用额度。届时,中国需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交易市场,来输出自身的“压力与成本”。
  机制四:构建“碳—人民币”交易体系,提高全球碳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能力。
  国际碳交易中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具有可行性:一是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出口方);二是中国是国际碳交易市场出售年减排额份额最大的国家。根据Gr assman法则,商品出口国和最大的卖方有选择货币结算的主导权。那就是说,中国在出售碳排放额度时,应该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