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易碳家了解到,此前,有媒体称,中国有400多家企业完成了碳排放的核算工作,一半是产品层面的碳盘查,一半是组织层面的碳盘查。就中国庞大的企业基数而言,这其实是沧海一粟。
据了解,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做相关的技术准备,但却不肯公开自己的碳排放数据,这可能是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
在参加过碳盘查的企业当中,以出口型企业居多。刘颖昊也表示,由于钢材是中间产品,并不涉及出口,因此宝钢目前对其出售的钢材并未主动增加碳标签。只是会应一些客户的要求,比如像海尔这样涉及出口的消费品企业,向它们提供产品的碳排放信息。
根据刘颖昊的分析,这些企业更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这些壁垒既有来自采购商的,如国外很多大的零售商,都要求提供产品的碳足迹;也有来自外国政府的。据称法国政府将于明年7月开始征收碳税。
目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着手做一些国际碳标准的本土化工作,至于何时能出台还不清楚。“随着低碳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准则,中国企业应当更积极地参与到碳盘查的行动中来。
名词解释
碳盘查:碳盘查分为不同层面,产品、组织、项目和区域。在此之前,国际上的温室气体管理标准主要有3个:ISO14064、ISO14065和PAS2050。其中,前两者相对较为简单,只有框架性的指导原则;而英国政府发布的PAS2050是世界上第一个衡量产品碳足迹的标准,用于计算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分销、使用及废弃后的处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