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将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到2017年的一季度或者二季度,完成所有配额的分配。而在2020年之前的全国碳市场初期运行阶段结束之后,将会降低门槛对碳市场纳入企业进行扩容,并对碳市场体系以外的排放企业征收碳税。3 b& ]/ P8 { [$ G) I
) o) w$ E9 g9 [9 _+ _& U
此外,作为碳市场“根本大法”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也有最新进展。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当天就全国碳市场政策及进展进行演讲时透露,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将其作为优先立法的计划,经过多轮地征求社会意见后,下一步将进入立法程序。
4 x6 V: a3 N6 \ B6 b& d6 H/ a$ @& |, v0 y
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减排目标达成的全国碳市场建设被寄予厚望。
; j4 ^4 \' q+ G, a+ |* a# e& x. E3 K5 E, _1 R- a9 L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各项工作就已经开始,所以对明年全国碳市场启动的概念或定义应该是‘启动运行’,也就是说届时实现控排企业、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的自由交易。”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介绍,目前预计首批纳入企业数量在7000-8000家,今年10月开始将大范围启动配额分配工作,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即可完成,然后展开交易。8 d) D. V) @0 |+ ]
/ l. X% ^* P$ }
据悉,2016-2020年为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参与企业范围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而蒋兆理在演讲中透露,根据国务院要求,新能源汽车的配额也将纳入碳市场的管理,而在八大行业里,凡是1万吨标准煤的消耗量,3年平均达到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都必须加入。
0 n' x" L2 Z* q7 f* M# T' M; [5 i {
2020年以后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二阶段,即完善和拓展阶段,扩大参与企业范围和交易产品,发展多元化交易模式。
* v$ t. Z0 B; ^" Y& J; d
$ o, h0 `/ U7 \- Y: {1 i8 H; r. d蒋兆理说,“到2020年以后会逐步降低门槛,会通过配额和碳税共同发挥作用,让碳的定价制度覆盖到所有的企业,这是全国的目标。”他预计到2020年将有10多万家企业进入碳市场,因为那时我国将把进入碳市场的门槛由现在的年排放1万吨标准煤降低到5000吨,真正达到碳市场的理想规模。
- I. T0 W6 R/ o2 o! Q3 d* Q2 Q) m0 e
他更透露,2020年以后对于5000吨标准煤以下或纳入碳市场体系以外的排放企业将征收碳税,形成一个所有企业都尽减排义务的政策体系。4 O" C& Y2 i; ~ t' H
5 @+ H0 F% b: {6 ?
在此之前,据新华社报道,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今年3月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将不会单独设立碳税,而是会将碳税安排在目前准备的税种里作为一个税项,如环境税或资源税。但他透露,今年资源税改革扩大范围并未涉及碳税。
1 w( \' p$ Q& {: K7 W9 c& y( y
2020年以后碳期货年交易或达千亿,全国碳市场运作后的市场规模与前景亦备受关注。
) d# g1 e* y) s( b" h
9 q( ^# p5 U- \对此,蒋兆理表示,从2017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以后,到2020年之前的运行初期阶段,配额发放将以免费发放为主。而且将进行压力测试,主张在这个阶段碳价不要过高,不能够对碳市场的各个部分形成挑战。
, u6 l0 ]( f0 b* l3 N9 X) x X' ~7 K S% E+ k* m# N
到2020年以后,全国碳市场一方面要发展多元化的交易模式,除了场内交易以外,还要发展场外交易,除了现货交易,还要发展期货交易,形成运行稳定、健康发展的交易市场。
( C7 A. ~% o k& I4 w, X5 O4 e7 M
2 W' q, i5 ?! ^2 Q8 g全国碳市场对于经济有什么影响?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分析,如果按照八大行业来测算的话,那么未来的排放量将会达到每年30亿到40亿吨的规模。如果是仅仅以现货交易,不推行期货交易,它的交易金额是每年12亿到80亿元。
! v' i( ]3 X: `" O$ Q8 I. g* \3 r
0 Q- w# _- G; t) R% Q“期货交易的交易量大,频率高,如果加上期货,那么交易金额就会大幅度提升,有可能每年的交易金额达到600亿到4000亿元,有人说这样一个交易规模可能就是整个煤炭市场的交易规模。”蒋兆理表示,到了2020年以后,如果上了期货这种品种,碳配额的交易规模可能会跟煤炭的交易规模相当,甚至超过这个规模。# u- t9 E$ x, R1 D7 `
6 j Y: c: E1 e) J0 p目前,国内各试点的碳价约15—30元一吨,蒋兆理表示,从长远来看估计会达到300元一吨,甚至500元一吨。“市场的建设要稳步推进,必须循序渐进,按照这个节奏,未来的碳市场会成为一个有序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制度,对节能减排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9 }7 i! ]; H
% R9 p' [7 H) }( d( b; z. P6 j6 b2020年以后,我国将探索与国际上其他碳市场进行连接的可能性。“如跟我们相邻的东亚国家,比如韩国、日本,看看有没有连接市场的可能。”蒋兆理说。(南方日报)
; W$ k$ f' J2 R0 t7 y; @" }3 L0 L1 ]( x. r9 m5 {% p+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