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碳市场:市场活交易兴

[复制链接]

1081

主题

112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1: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1日,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湖北省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2014年度配额,成为湖北省内碳排放交易首家承担履约责任、完成清缴义务的企业。公司董事长张才雄介绍,由于亚东水泥长期保持同行业较低的“排放标杆值”,不仅能源成本远低于同业,而且如果今年产量保持不变,企业将获得大量富余碳排放配额,实现“成本”与“配额”的双赢。
. \; _* W' h' D2 v& V,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家尝到碳排放权交易甜头的企业,公司科技中心主任方娅兰告诉记者:“去年,通过一项废气回收技术改造,不仅公司每年多生产1万吨液化天然气,而且节省下来的碳排放权通过交易直接获利100万元。”7 i* Y; @" F* N/ O, e4 V4 _3 j3 l; A

, @$ P: k: I7 x0 z允许机构参与竞价
- Q# j+ o. d1 O6 }3 l8 k9 c& {( \# \" v1 S" A
到7月10日,参与湖北碳交易首年度履约工作的138家企业,已有111家企业完成履约工作,占企业总数的80.43%。' V% f5 Z2 p" }5 B3 R- G9 a! o1 }3 [

: q" n( ~% C1 T+ }! z2 Z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当日成交51万吨,成交金额1071万元。一年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指标仅次于欧盟,位居全球第2、中国第1。截至6月30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416万吨,交易总额3.31亿元;二级市场上,协商议价总成交量1052万吨,占全国的42%,交易总额2.5亿元,占全国的31%。
) r7 a; W' [9 C8 u/ k# w  \" e& h% v1 X+ W
“碳交易就是要用‘市场的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这‘市场的手’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握着‘大棒’。”参与制度设计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齐绍洲说,“优先纳入碳排放的企业,优先纳入国家和省的项目,优先支持纳入碳排放的企业申请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和融资服务;建立碳排放权黑名单制,省内各项发展工作不得为未履约企业的项目进行申报,不得通过该企业的审查等都是行政的手段。”
4 Z/ Q0 b& |* `& b- I7 Q  G' c8 c' \$ C) H- x1 k9 a
配额分配是实现减排目标、保障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齐绍洲分析,湖北碳排放权交易火热一方面是配额偏紧,湖北近年正值高速增长时期,用5年前的排放数据去计算配额就显得不够用;另一方面是湖北是全国7个试点中唯一一个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公开竞价的试点,直接带活了一级市场交易。此外,二级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再加上碳金融创新,让湖北碳交易量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
2 P9 o$ k7 t. j6 ^7 D/ F) o$ A; H( s' c
企业减排积极性提升
) l0 f6 Q8 _% o; N" _2 P! r( s
3 ~2 {+ X# o8 \* T' u6 j湖北省纳入碳交易的主体是综合能源消费量6万吨标煤及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138家,涉及电力钢铁等12个行业,纳入行业排放占全省碳排放35%。今年,全省纳入控排企业数量将增至184家。2 M+ x8 x! [; _8 v$ }" n" _9 Z
2 S8 \' S" E1 Z0 E, ]# w% P8 D5 S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杲坦承,对企业来说短期内很可能会增加经营成本,但如果能很好地运用碳资产工具的话,企业也可能获益。纳入碳交易范围之后,企业每年能获取免费的配额,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就会多出碳资产一项,就可以用作质押贷款、托管等,为企业提供较低成本的现金流。8 O1 U5 M3 H+ f  x( q! F( p/ f

4 D! g0 ?6 a9 P, e5 ~# E, ?张杲举例说,企业可将自己获得的配额托管给专门机构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约定好托管的费用是1元/吨,这样企业什么事都不做就能获取100万元的收益,而企业在期末配额不足购买碳配额的时候还花不了100万元。资信好的大企业还可以将碳配额在银行做质押贷款,贷款利率甚至可以低至4.4%,就算是中小企业也能拿到利率6%至7%的贷款。
% o5 U$ l; h, O$ F7 V. N
, R; ^3 i0 S9 x4 w3 z# e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告诉记者:“与过去强制摊派减排任务相比,社会减排成本明显降低。”市场机制下,企业减排积极性明显提升,减排与市场收益成效显著。碳交易启动后,湖北企业2014年节能改造投资比2013年提高38%,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取减排收益6500余万元。2011年至2014年,湖北省单位GDP排放强度明显下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有色、食品、化纤、医药四大行业碳排放量较上年度下降11%至30%。
! Y' T- T) C  W$ i& J0 [
* m- C6 h) b% h! i2 J设立国内首只碳基金
7 g% y2 X/ \4 w/ j1 j/ f2 Q0 h3 x' O9 [6 ~# N
与全国其他试点省市相比,湖北碳交易创新步伐更快。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多家银行签署800亿元的全国最大碳金融授信,用于支持减排技术应用和绿色能源项目开发;全国首创碳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等业务,累计促成4.4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资产托管200万吨;设立国内首只碳基金,第一笔规模为3000万元已全部用于投资湖北碳市场;中心能够提供质押回购、碳债券等各类碳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目前,由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市场主体博弈形成价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价稳定在21元至29元/吨之间。, y. K# L4 N; o& c6 T, b" D6 P$ p. ^' y; P
0 U9 t1 {/ l( ^1 X5 u" Z
同时,湖北还积极探索基于碳市场的农林生态补偿机制,走一条低碳扶贫的道路。实施了神农架林区和通山县的林业碳汇项目试点,统筹规划了全省近200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开发,预计碳汇收入近千万元;实施了全省农村户用沼气低碳扶贫项目,统筹开发全省180万户用沼气,预计增加农民收入3600万元,促进了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通过开展生态补偿项目,为国家探索建立基于碳市场的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i$ }" _: E& M4 b, G+ |

. U6 M$ L- D/ [; D5 {$ o9 D% a! w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A3 H4 X' w, z! j' X
' f! V# ]' t! U* 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