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当前,碳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角力的新领地,为了让碳减排获得持续不断的资金流,从碳减排权中获得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效益,构建碳金融体系已是大势所趋。
首先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金融机构应当从思想认识上着手,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把碳金融发展纳入到国家气候变化、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使碳金融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工具。金融企业不仅要注重内部的环境问题,而且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工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对全体员工的“碳金融”宣传教育工作,以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贯彻落实积极的环境政策的自觉性。
其次,大力创新,开发各式各样的碳融资工具。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随着城市环保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对低碳技术项目的支持已不能满足“低碳”建设的资金需求,必须拓展融资领域和渠道,动员CDM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多元化融资方式的金融资源能力。碳交易特别是CDM,为引进域外投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不但降低了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同时可以促进减排技术和资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确保“低碳经济”发展有充足的“血液”。金融机构应该探索更多的业务模式,特别是中介服务模式,满足CDM项目下的多样性的金融需求。倡导金融机构注重长远利益,将资金投入到CDM的减排等项目中去,用于发展低碳产业,重新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金融机构必须以金融衍生产品为载体,融入低碳经济内涵、特征和技术等要素,创新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权质押贷款、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
第三,加强金融机构与政府环保等部门的协同合作。金融机构应当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落实好国家的各项环保政策与法规。同时,环保部门也应建立并完善环保信息库,与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配合其实行碳金融,努力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使信贷资金充分发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加强金融机构与能源、农业等战略性产业合作,推进天气衍生品创新,实现略协同效应。
据中国碳交易网了解到,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标准、规则,建立成熟的碳交易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健全碳金融市场和碳金融工具,并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政策配套,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以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