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

[复制链接]

1081

主题

1120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1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3 15: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易碳家了解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中国应在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培育碳交易多层次市场体系,开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证券、低碳期货、低碳基金等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取国家最大的战略权益。

       首先,把发展碳金融纳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框架内。碳排放在碳交易机制下被赋予了资产价值,但由于我国的CDM项目分散、中介程序复杂、审核周期长,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降低了碳资产的价值转化效率。未来需要建立和完善碳风险评价标准,提高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的定价权,为碳金融发展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

       其次,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碳交易计价的主要结算货币。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通常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的基本路径,而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和结算绑定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目前看来,在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问题上,欧元远远领先。2007年全球碳基金已达58个,资金规模达到70亿欧元。其中来自政府投资者的资金93.3%是欧元;混合购买者的资金84.7%为欧元,私人投资者的资金60.19%为欧元。而美国也正在积极使美元成为碳交易主要货币,力图再度主导全球新经济的制高点。此外,日元、英镑、澳元、加元等都设法提升空间。伴随各国在碳交易市场的参与度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搭乘碳交易快车,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加速走向世界主导国际货币的行列。中国必须抓紧这一机遇,将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绑定,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

       再者,积极研究国际碳交易和定价的规律,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研究探索交易制度,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碳交易平台,并且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还有,加紧开展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目前世界银行已经设立了总额达10亿美元的8个碳基金。此外,挪威碳点公司、欧洲碳基金也非常活跃。中国要借鉴国际经验,着手设立中国CDM基金,同时加快开发各类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衍生工具,加强与全球碳金融的监管与合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