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议定书》中世界主要国家承诺减排任务只规定到2012年,对于之后的减排任务各国一直不能达成共识。原因在于每个国家都不愿出现“我减排,你共享”的局面。冲突集中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其历史排放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增量又要比发达国家多,因此如何合理确定他们应承担的减排量十分困难,全球气候谈判也因此而始终处于胶着状态。
经过多轮磋商,在主要国家的努力下,最终于2012年11月多哈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修正案)》,明确了主要国家的减排任务,在法律上确保了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的实施,使全球碳金融市场得以延续。但是,这项成果却由于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以及俄罗斯等国家的退出而打了折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