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电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一,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2.47亿千瓦;在电网规模上,2009年我国已超过美国,到2013年年底,我国110千伏及以上
输电线路达到110万公里,而美国大约是90万公里;我国用电量也已经超过美国,2013年我国用电量是5.3万亿千瓦时,美国大约是4.5万亿千瓦时。
我国电力发展在保持较快速度的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一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外部战略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能源和电力发展也因此进入调整、大变革的时期。
二是用电需求的增速进入了换挡期。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1亿千瓦时,人均大约5830千瓦时。
三是电力结构绿色化转型加快。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已经下降到70%以下,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燃气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是4.61亿千瓦,比重达到37%,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占比为26%。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外部环境的要求,煤电装机比重将保持持续下降的态势。
四是电力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严格。近年来,按照国家部署,电力行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2013年,供电煤耗每千瓦时达到321克,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继续下降。但是,在当前雾霾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在公众舆论的压力和国家日益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面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
五是电力发展空间布局调整加快。从布局上看,西南水电基地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加快向西部、北部煤炭基地转移,集中开发的风电、太阳能发电集中在“三北”地区,核电从沿海向内陆辐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和天然气发电主要布局在用电需求中心。空间布局的变化,要求加快扩大电力资源的配置范围,客观上也需要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来进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