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低碳发展的大趋势下,工业低碳转型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很多关于工业低碳转型发展的策略出现在各种会议论坛上,那么,工业低碳转型有哪些策略可行呢?李毅中在《2017 贵州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做主旨发言。新盛唐为大家总结了发言的主要思想,希望大家可以参考!
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战略方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格局,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关于转变生产方式,习总书记告诫我们,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和习总书记的指示,我理解我们工业经济领域应该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国家明确的各地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在国家、地区发展规划框架内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履行生态保护职责,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和谐。
二是协助建立并执行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实行能源、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容量限制双管理,维系生态质量,要有全局和长远的战略谋划,形成并执行完善的工业绿色标准。
三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能源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质创优,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推进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变革,把住节能环保的源头。
四是协助推进全社会绿色发展。执行政府规划,参与构建新型城乡绿色生态体系。支持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要以企业优秀的绿色文化促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氛围,使绿色低碳深入到千家万户,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五是全面落实绿色发展职责。综合利用法律、经济、科技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在落实政府和部门监管责任的同时,必须严格落实企业和法人单位的主体责任。近年来严格执行新《环保法》,治理雾霾、环保督查取得了效果。
二、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放缓经济增速、调整产业结构,减轻资源环境负载
近几年全国节能环保成效显著,从节能效果看,2015 年单位GDP 能耗下降5.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4%,2016 年降幅为5%和7%,今年上半年持续下降3.9%和3.4%。
年度能耗总量2015 年只增长0.94%,2016 年增长1.4%,均为历史新低。从环保状况看,“十二五”化学耗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际减少12.9%、13%、18%、18.6%,均超额完成约束性指标。2016 年持续下降,其中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2.9%、5.6%和4%,PM2.5 浓度下降6%。据悉2011-2016年,我国单位GDPC02 排放量下降26.2%。
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分析,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从2008 年到2016 年,GDP 年增幅由10%左右下降到6.7%,相应减缓了对资源环境压力,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幅由7.5%下降到1.4%,相应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0.7 下降到0.2。二是淘汰落后、去产能。落后产能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载体。仅2013 年-2015年全国共淘汰钢铁产能9000 多万吨、水泥2.3 亿吨、平板玻璃7600 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 多万吨。2016 年钢铁去产能6500 万吨,煤炭2.9 亿吨。今年钢5000 万吨,煤1.5亿吨,上半年完成85%、74%。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十三五”GDP 增幅控制在6.5%-7%;加快供给制结构性改革,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坚持不懈“三去一降一补”,完成“十三五”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就有了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3.3%,而去年同期是下降1.5%,尤其是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0.42%,而去年同期为下降6.9%。节能减排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有丝毫松懈,防止出现较大反弹。在宏观调控的大局下、必须更加落实企业的微观主体责任。
三、深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质创优,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绿色低碳贯穿了工业经济全产业链,从上游看,能源、原材料领城多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能耗物耗,伴随着污染源生成,既要节能降耗、循环再生、近零排放、本质安全,同时要提供优质的燃动和原材料。从下游分析,装备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等,除了在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外,因其产品多是进入社会民生需求的最终商品,更要注重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效和清洁安全,甚至要跟踪到废弃回收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节能环保、优质安全覆盖了产品从研发、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生的全生命周期,都要做到绿色低碳。
大力推进企业绿色改造。《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 年我国重点行业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等技术经济指标要明显下降,到2025 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此要研发研制、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推进企业绿色改造。工信部、发改委等四个部委发布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确定了目标任务, 措施已很明确,关键是逐项落实。行业性质不同,但都要做到生产工艺清洁化,设备运转低能耗,原料材料综合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再用,废液废料循环再生。要特别重视近零排放、治理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还要做到产品优质安全、绿色低碳,广义地讲,“提质量、增品种、创品牌”也是绿色改造的重要方面。
实施绿色制造,要组织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多年来,如先进燃烧、电机变频、LED 半导体、汽车电控和动力电池等行业共性节能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污水生化处理、废气废渣焚烧等环保治污技术广泛采用。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协力攻关。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专项治理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包括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研制及推广应用,绿色改造的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为企业和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四、变革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制造业要提供装备保障和绿色低碳产品
煤炭消费的减量化和洁净化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2%,国际是27%。“十三五”煤炭去产能5 亿吨,减量整合5亿吨;煤炭消费占比要降到58%,控制总用量不超过41 亿吨,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要把绝对量大幅减下来。利用超高压输电,把运煤改为输电。发展煤电一体化、清洁高效燃烧及烟气深度治理、发展煤化工深度转化等做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目前约有近一半的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而电能的终端消费是清洁的,因而要扩大电能的消费范围。
科学合理开发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要十分珍惜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无论煤炭、石油还是其他矿产,都要长远谋划。首先要加强勘探,发现新的经济储量,防止过度开发,保持合理的储采比,增加战略储备,重视天然气、页岩油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提高采收率和利用率,目前我国煤炭的采收率不到70%,石油采收率约40%,还有较大潜力。针对不同品质和品位的矿藏精细加工、深度加工。三是发展资源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严格开采加工中的“三废”处理,保护地表生态、地层结构和地下水系。积极开展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一,水电、核电名列前茅。2016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不含天然气)已占总能源的13.3%。相应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储输和消纳能力与水平,加强各类电力的平衡协调、优化配置,尽量减少弃水、弃风、弃电,实现清洁电源的合理替代。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