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控制碳排放 ,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截止2015年5月25日,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湖北 、广东、深圳 7个试点省市碳市场 ,国家层面及各试点省市均进行了政策 制定,现针对各政策作以下解读:
2 ^+ e5 G" G$ [* i0 [$ {
. ~- m% U" H n% i 十一五节能规划
6 U! d$ Y" j! c+ g" |" z 6 E/ X3 L2 L8 ~
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石化 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5 ~3 X5 c }9 @, Y9 p+ ^6 N4 I) q
+ i) e, m* \" z" s0 S: f
十二五节能规划; q8 P0 q! ~* y) J' i1 L
, s5 X, O$ ?7 U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节能任务将全国31省市自治区分为五类地区,每类地区确定一个节能指标,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为10%~18%区间五类任务。
$ N9 x9 }# C2 {
3 _% v L! H, ^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探索建立低碳 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 ^4 h u: n" U8 h; q
2 d( f" b' C/ S5 S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 ^, D2 E6 s% q! @ p* j/ ~4 S3 V http://www.moa.gov.cn/fwllm/jjps/201103/t20110317_1949003.htm % K, g5 D1 w: e& U, J/ k! H
! _" j# _- p7 i6 M& Z2 S' C% e* r# l 《关于开展碳排放权 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2011.10.29# M! _. e& w* r; J6 D3 L' y- Y
4 _# A. B3 n. U1 v% ?' ~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 试点工作。探索研究碳排放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和指标分配方案,测算并确定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建立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系和登记注册系统。
6 o9 r8 P# p% k2 C o( T8 a! I1 m: w. m+ n$ Y
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 w% t# {1 V" B/ }# V* s. W8 u2 N
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201/T20120113_456506.HTML ) l g |* v* X0 S7 n7 D9 f1 ]1 X" O
1 |5 [* N) V6 M9 E; t 两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圳积极推动碳交易相关研究和实践,努力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且具有深圳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先后完成了制度设计、数据核查、配额分配、机构建设等工作。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国七家试点省市中率先启动交易。半年来,深圳碳市场运行稳定,深圳在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 方面担负起探路者的角色。
: a2 S, N8 r* ~+ I) y: q" k( @5 ^
v# @! [' G, ^( s$ ~: L 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及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同时,该方案也具体分配了各省二氧化碳排放和总能源消耗的下降指标。# ]' Z3 s5 `, @$ }5 y$ k: X9 h
9 ]/ Z/ S$ A" ^) T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气候〔2012〕1668号-2012.6.13
3 o- O" b6 _6 A0 W0 E2 H
5 e- S! i, ~& b6 {( \* k% z 条款摘录:
8 U- L$ p3 W7 M0 q P) o
2 P) N9 C8 p. n8 r$ I& ]8 H6 U' w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六种温室气体的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活动。
9 ~0 H' q# d# u+ N1 d
2 ~' S& J q" V/ h 第三条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所交易减排量应基于具体项目,并具备真实性、可测量性和额外性。' D9 z+ K0 Q4 A% ?3 K
2 O0 e, S8 ]& b/ v7 u, ~ 第五条 国内外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均可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交易。% f6 T8 }2 _' f8 W5 |5 i1 a7 g
! y4 ?; {( B% V( b# |9 O
该办法明确了自愿减排交易的交易产品、交易场所、新方法学申请程序以及审定和核证机构资质的认定程序,解决了国内自愿减排市场缺乏信用体系的问题 。同时,该办法也响应“十二五”纲要提出的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号召;为国内已开展的一些自愿减排活动提供法律依据;鼓励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培育碳减排 市场意识,以为将来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作准备。3 V7 t2 z+ X, C) c$ o; c( m4 c
4 J3 ]" @( N# N7 {
该办法明确了主要适用于的项目如下:; x0 S3 D# x. o$ @
& Y- w% Z6 k1 ]* J7 w5 E, O# L 1)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自愿减排项目;
6 }9 `- p1 I: v/ F
N2 w1 W3 Q/ {- ^ 2)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的项目;
! [2 I ^5 s1 _1 S
$ I# d+ O9 o6 j9 U, |. r3 G 3)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作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且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8 G( j9 |1 O! ~7 g \# E5 ?" W) Q
' S. q8 R Z. A' P
4)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减排量未获得签发的项目。: x3 V; f( S- v8 R# @
. p- F2 W8 R" |* z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项目必须满足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审定机构审定,并出具项目审定报告以及在2005年2月16日后开工建设这两项前提条件。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暂行办法适用项目的种类为针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设定,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申请联合国注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未经联合国核证、无法在国际市场上交易的实际减排量纳入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有助于实现鼓励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目标。
5 b5 g }+ G; c
2 r; Y( e+ _; ?+ G 减排量的认定和交易在减排量的认定方面,办法只要求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核证机构核证,并出具减排量核证报告,减排量便可得到认定。针对认定的减排量,该办法还采用统一的名称(ccer )和单位(tCO2e);在减排量的交易方面,办法规定经核证的减排量可以在任何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交易机构中交易。这就意味企业经备案后,其产生的减排量将较容易得到认定,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易,而且采用CCER也意味着这些减排量将来还能和各地的试点方案进行衔接。7 d# v! O9 h& q
# ]" w' g& d* `) f
办法的不足之处暂行办法虽然从鼓励自愿碳排放交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让国内企业尽早熟悉碳排放交易,应对未来可能来自于国际舞台的强制减排压力,可以说为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制度和市场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该办法的不足之处同样明显,包括:没有明确个温室气体之间的换算规则和计量标准;没有明确具体的交易程序;缺乏对交易市场的监管规定等。这可能导致各交易主体参与碳排放交易之后在相关问题上无法可依,遭受不必要的利益损失,进而打击相关主体自愿参与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相关管理机构应当根据今后试点省市的实践,不断明确和细化自愿碳减排交易制度中的盲点,从而培育起较为健康的交易市场。
C2 ?5 R0 O+ Q/ N
1 T& F' ~ s% F* x0 R1 j+ ]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_百度百科
( O; i; I( `8 t- U" A$ y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5ABAKJKHM62N1H9OYWA 7 s* q8 _$ u7 R$ Z4 n& e* N& T
~( p$ T- s( P, _ J- O 《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北京市人大代表常委会】-2013.12.270 ~& T+ V) w; M4 z) }, u, ]
p! ?2 A+ p3 ? 2013年12月27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确立了碳排放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报告和第三方 核查等5项基本制度。
8 i- H- O+ ^9 _
4 h2 x2 k) ?2 D 北京市人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公告公示-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7 L8 l; p/ Y. T1 R9 w$ }1 V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GGGS/T1336104.HTM 9 I. `7 V4 M4 t1 K2 N
9 P9 d$ S3 s+ q1 T( [; x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2012~2015)》, l+ p/ A4 b7 I2 g- V/ y
( m3 Q- R. v# l5 e |/ O1 u/ \ 试点实施方案中被强制纳入的交易主体为,北京市辖区内2009~2011年,年均直接或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万吨(含)以上的固定设施排放企业(单位) ,对外公布有600余家企业(单位)被强制纳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交易产品包括,直接二氧化碳排放权、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权和由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产生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1 l! ?* ^5 `& I, r
+ E f% D4 t5 G 北京市计划所有强制市场参与者将被设定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并实行强制市场参与者排放报告制度。北京市的目标是依靠现有的行政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将北京市万元GDP能耗(就是“碳强度 ”)下降18%。6 Q% u& `+ S% H2 C* N" t$ e
6 N+ n) R }5 \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2014〕14号-2014.5.28( c7 B8 U- |$ C2 A; ^
" O% F0 [; ~. v& |1 C: s% y 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配额核定方法、核查机构 管理办法、交易规则及配套细则、场外交易实施细则、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等10多项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1+1+N”较为系统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为顺利推进试点建设和碳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 N, i- M- J( F [
~6 f) j$ D0 }; u8 y6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公告公示-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 k& M+ a$ N* }4 ?/ D+ K$ D6 k) s6 F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gggs/t1359070.htm 8 ?. Y4 W$ c. U, _
7 S5 j! R! q; U3 H/ T2 n. i
《关于进一步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发改〔2014〕2794号-2015.1.5
% [7 X$ H* D3 I/ d$ ^; ^
2 t' Z: B, u1 n- O+ q 文中进一步规范了关于碳排放报告报送、第三方核查报告报送、碳排放配额核发、配额账户管理、配额清算(履约)、碳排放权交易执法的相关工作,促进碳交易市场有序运行。同时,编制了《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核算和报告指南》、《北京市碳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程序指南》及《北京市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报告编写指南》三个指导性文件,并依照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3 b- m: P* s, P3 z
5 A$ D+ d& Q' b7 B ^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3 y. V9 d( A% ^: c R* g8 X0 o; O9 M
HTTP://WWW.BJPC.GOV.CN/TZTG/201501/T8650039.HTM
1 _9 u( \- h r. ]/ O2 V # L0 x+ Z$ s" R; Q# N/ O6 U- U; ~
《关于印发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 〔2013〕12 号-2013.2.5
" }. {; m& Z7 I! |9 t2 E 8 R2 Y1 V* `) ^1 e9 j
该实施方案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范围,将本市钢铁 、化工 、电力 、热力、石化、油气开采等重点排放行业和民用建筑领域中2009年以来排放二氧化碳2万吨以上的企业或单位纳入试点初期市场范围。
8 {) z. {' |8 p5 C
$ q3 w$ [6 u# Y$ K; j: W6 S 该实施方案设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总量目标和合理分配配额。根据本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任务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及行业发展阶段,确定市场范围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目标。根据各年度总量目标,综合考虑纳入企业历史排放水平、已采取的节能减碳措施及未来发展计划等,制定纳入企业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每年向纳入企业免费发放本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积极探索通过市场拍卖方式发放配额。
' C0 A8 Z- @/ \0 ]# b& K3 x ( Z1 c' ?6 h9 p" I
该实施方案建立登记注册体系、交易体系和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对配额的发放、持有、转让、注销、结转等进行统一管理,依照用户类别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相关服务;依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开发建立包括交易账户管理、交易产品管理、资金结算清算、交易信息报送等功能的交易系统;制定企业碳排放报告指南,建立纳入企业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制度,明确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工作流程。纳入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扣其部分碳排放量,但比例不得超过年度排放量的10%。
/ y7 {, n% P9 I: h/ W) e* Y! k! U) q
. O3 L2 N) x; V% ~; m. Q' T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9 d, H8 i- s' `$ e& R
http://www.tjzfxxgk.gov.cn/tjep/ConInfoParticular.jsp?id=38237
2 F3 I+ U6 Z; }& G+ X+ i 6 E M9 f# |( h7 `9 O8 @6 F6 ~
《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2〕64号-2012.7.3
0 a7 M* B$ k2 j$ a6 x0 [# j 0 X d% u# V/ H: _- [* c
该实施意见的出台,旨在“促进本市‘碳服务’关联产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机构能力建设,为本市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碳金融 市场、建设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推动‘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 此次纳入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行业包括钢铁、石化、化工、有色 、电力、建材 、纺织、造纸 、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以及航空 、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在上述工业行业内,如果企业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量在2010年-2011年中任何一年达到两万吨及以上,便将承担强制减排任务,成为碳交易试点企业。在上述非工业行业内,这一门槛则是一万吨及以上。试点的时间为2013年至2015年。试点期间,碳排放初始配额实行免费发放。适时推行拍卖等有偿方式。1 _( s& x, F$ ^! }
6 K" U- k m! o4 r8 \
市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8 E( G. G) i" G8 I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 ... 344/u26ai32789.html 1 P1 N$ V) O4 W7 R& a
) P- J" V! R2 Z) ]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沪府令10号)-2013.11.18" }, t9 i: z- t1 n
+ h3 s( L; j7 W: R
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沪府令10号)
' ~: j, L+ C# L9 H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 ... 344/U26AI37414.HTML
y4 g0 @ {* [0 a# M* M
& s: c6 V- L# {% M5 ^2 U 《关于印发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沪发改环资〔2013〕170号-2013.11.22% i7 g. O# \4 k. J) \% I% b
: ]; g% {0 i% r: l
本规定中的碳排放配额登记管理,是指登记管理机构通过登记簿对碳排放配额的取得、转让、变更、清缴、注销等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事项进行记载和统一管理。配额持有人,是指依照《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合法持有配额的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组织。
* |5 ~2 }* V- a8 h8 m$ J) B
6 V+ n0 r0 a4 T/ G% T! \& z2 Y 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管理暂行规定0 r* q4 j' u' b' |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 ... 344/u26ai37469.html 7 E0 z) z6 e* J) Q3 Q* p
! |! r% \% l% S3 R$ a1 J% s$ ?& {1 j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4〕17号-2014.4.26
$ f1 a' N$ z* V- |$ l 0 m4 L! q/ v7 \) z' \6 ]
(2014年3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通过)8 Y8 `# f2 d' ^$ b: h+ _6 V Q% E
) ^4 z: C, |1 w 该《办法》规定,全市将对年碳排放量达到规定规模的排放单位实行配额管理,同时鼓励其他排放单位自愿纳入配额管理。而配额总量控制目标,则应在国家和全市确定的节能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约束性指标框架下,根据企业历史排放水平和产业减排潜力等因素进行确定。0 g6 U0 T! }5 M3 F7 t3 z! {
# p- z0 |8 d/ q, b _! P
该《办法》规定,全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将采用公开竞价、协议转让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除了国家和我市有禁止性规定的外,配额管理单位(即排污企业)、其他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及自然人,在重庆联交所开设交易账户、取得交易主体资格后,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4 F1 I+ F5 p1 i6 I0 W2 I4 g* p C6 J# W 6 \& b( ~7 Y1 \, O9 c1 K O0 B P7 u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_政府信息公开
* [1 X0 t% y' K, a7 [) S' u HTTP://WWW.CQ.GOV.CN/PUBLICINFO/ ... .ACTION?SID=3874934
. p: n$ P" m7 i7 `$ c6 ?0 j5 h 5 l" f6 K9 t8 B* ^) K
《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2014.4.4
?4 R9 t6 P* ^7 t
' e* v: P0 A9 G4 j6 H0 @, n (2014年3月17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 D+ u5 j6 s6 f
( g0 N# i* m+ c" q3 A* W7 z+ T: W
该《办法》根据省人民政府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鄂政办发〔2013〕9号)方案中对各部门职责的详细分工,设定了省发改委是主管部门、其他部门履行相关职责的碳排放权管理体制。
/ [$ l8 C1 P' C 2 s0 l$ G P3 J8 t6 b
该《办法》对碳排放配额总量进行了设定。总量设定是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的基础性工作。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是根据本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等因素,在碳排放约束性目标范围内设定的,分别由企业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企业新增预留配额和政府预留配额三部分构成。新增预留配额主要是考虑到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加速阶段,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企业新上项目、新增产能及产量变化时,需要为企业预留发展空间。政府预留配额的作用主要是市场调控和价格发现。用于价格发现的比例相当于碳市场总量的2%至3%。从碳市场规模来看,这一比例既可以在市场供给不足的时候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又不会对流通中的配额数量造成过大的冲击。为了保证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办法》专门 规定主管部门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企业、专家及社会公众的意见。
, s B1 H) ]$ b1 Q% h, H1 n
5 B+ i) z4 u/ f5 g( T. ] 该《办法》规定企业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和企业新增预留配额实行无偿分配,主要是基于对碳排放权属性的考虑。碳排放是民事主体与生俱来的权利,属于“人身权”的范畴。然而,过度地行使该权利必然会对公共环境造成危害。因此,碳排放理应受到公权力的监督。碳排放的行政监督体现为对排放的配额化管理,配额范围内的排放行为,属于行使自身权利行为;超配额范围排放的,则应当以经济补偿的方式获得。通过购买获得的碳排放权不再是人身权,而转变为财产权。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中,企业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和企业新增预留配额属于应当无偿获取的权利。因此,才设定对其实行无偿分配。6 y2 P5 g9 Y4 o' T' F: ^6 S, C8 e+ B
C* u( J# P* u8 y 该《办法》规定交易主体包括纳入配额管理的企业、自愿参与交易的法人机构、其他组织和个人,主要是参照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内外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均可以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交易”的规定。其中,纳入配额管理的企业是综合年能耗6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全省约138家,均为我省的重点企业。
% g% Q; G) [) Z/ S+ k4 ~9 P7 j
, F7 H3 M1 q0 s O/ s0 ~: ` 第五条 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6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实行碳排放配额管理。" a0 r8 |. {/ ~2 P/ z$ j
, a; q$ c3 X j! p 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碳排放控制义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9 E( [3 {; O/ h) T' }2 F
/ G" k @" ]# Y" f8 C9 I 第十三条 每年6月份最后一个工作日前,主管部门根据企业历史排放水平等因素核定企业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通过注册登记系统予以发放。* K; Y$ v" T: a& f9 A+ e& r# c. E
& l! n7 e$ |: ` 第十四条 企业新增预留配额主要用于企业新增产能和产量变化。3 @4 g: d8 a9 ^, m ?
" e% c' B9 L+ L) c* ]7 p T6 j
第十五条 政府预留配额一般不超过碳排放配额总量的10%,主要用于市场调控和价格发现。其中,用于价格发现的不超过政府预留配额的30%。. m' [: k1 f: ~% R# e
, K; L( A: e" H# g6 S: v$ q; T2 o7 n
价格发现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竞价收益用于支持企业碳减排、碳市场调控、碳交易市场建设等。
- j8 j1 s% [1 b; a# K% A3 t
1 i: h9 b2 {! Z2 H- J$ f 第十八条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用于抵消企业碳排放量:
2 c) p8 O7 x" B$ e3 g e2 D) Y
; |( g" J; d) Y2 M3 y (一)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产生;
0 t( T O; k* r6 ] # |' h8 T8 p* |3 \& J& {1 E1 b
(二)在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组织边界范围外产生。
# @: R. Y' ?9 p& t
! W. U+ S3 Y B( i 用于缴还时,抵消比例不超过该企业年度碳排放初始配额的10%,一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当于一吨碳排放配额。% z! N- N8 p4 V* N
; U8 k- Q% }3 {6 K" _ 湖北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暂行办法
% P1 Y( G* V6 _ HTTP://GKML.HUBEI.GOV.CN/AUTO547 ... 0140422_497476.HTML 7 z$ t5 v2 j. J% H+ m1 ~. r7 W6 }1 u8 c: d
1 C# N; F2 j3 P; w& l 《深圳市工商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3)》-深府办〔2011〕70号-2011年09月16日1 w8 M0 O# c. v! Q& o& t- _ t
- q8 h& { Z6 z% x5 n 实施方案中指出:通过3年的低碳发展行动,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深圳市工商业低碳发展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推进全市工商产业低碳发展转型,提高全市工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工业能耗下降7%,商业能耗下降5%,在工商业率先实现“创新、转型、低碳、和谐”发展目标。实施服务发展、先行先试、政策引导、市场调节、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完善机制、科学监管的发展原则,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发展,建立健全低碳发展市场体系。
* P. }2 @5 l9 }* c8 j# v
( ~( j) S8 M# a+ f; K. _% `; n9 O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工商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3)的通知, ^, k5 E" ?3 J. B: s: T2 P7 Q
HTTP://ZWGK.GD.GOV.CN/007543382/201109/T20110916_282276.HTML . U; E g+ b- z9 n7 B! k
$ s$ k7 _2 Y# v# P" N/ C! w
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0 v6 r; i+ q* p1 s. m
* H- Z1 k& Q" n- Z3 C" F! B
(2012年10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7 @# h) ?; B3 E. W* R
: ~# V$ I L$ {9 T7 I 条款摘录:
1 P% Z. U. a6 v6 D0 r! @0 o+ f( x 9 K. B) m8 K# B+ H$ |. T" ]
第三条 实行碳排放管控制度。对特区内的重点碳排放企业及其他重点碳排放单位(以下统称碳排放管控单位)的碳排放量实施管控,碳排放管控单位应当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碳排放管控单位的范围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依据特区碳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和碳排放单位的碳排放量等情况另行规定。
E& Z/ z' a" I' o4 R$ {
& n! C Z& C# R" f- [ 鼓励未纳入碳排放管控范围的碳排放单位自愿加入碳排放管控体系。
; z, M) `* t( {
& E+ L% C, s, c* l 第四条 建立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市政府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在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根据公开、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结合产业政策、行业特点、碳排放管控单位的碳排放量等因素,确定碳排放管控单位的碳排放额度。碳排放管控单位应当在其碳排放额度范围内进行碳排放。$ v7 E6 [% ~- |9 z/ X
$ p e8 L3 Q: {. D. I4 K. c4 G% ~
第五条 建立碳排放抵消制度。碳排放管控单位可以利用经市政府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核查认可的碳减排量(以下统称核证减排量)抵消其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量。) s2 m; d5 A+ y) h$ O
: ]! z) F3 W6 M1 y$ U/ [) f/ B2 p 核证减排量的来源、范围、类别以及抵消比例等由市政府另行规定。+ d. S7 k+ G" Z8 Z0 |8 Q
0 `( h8 q/ k8 _ 第六条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包括碳排放配额交易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碳排放管控单位在市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进行碳排放权交易。% B I$ b2 V3 A2 _: x
鼓励、支持其他单位和个人参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 i4 O% H" R1 o# A; L+ p) a
7 x2 ^# p+ {% U; k7 T4 z+ I 第八条 碳排放管控单位违反本规定,超出排放额度进行碳排放的,由市政府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按照违规碳排放量市场均价的三倍予以处罚。
( q1 g- U# s: c/ K4 l) I
7 @4 L9 v. A( E1 o 《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令第197号-2014.1.15# U6 j2 j6 t, m1 ]. m( ?) n
: }+ Q2 B% q2 u1 b 条款摘录:
* v! w- K, O) O y( h; V
& X: M$ L; P; L6 e7 a 第六条 本省实行碳排放信息报告和核查制度。 : s$ D; n6 W @# S& ^ x. B0 P
! N0 [' K6 x" Q. ?$ U 年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及以上的工业行业企业,年排放二氧化碳5千吨以上的宾馆、饭店、金融、商贸、公共机构等单位为控制排放企业和单位(以下简称控排企业和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5千吨以上1万吨以下的工业行业企业为要求报告的企业(以下简称报告企业)。 , z8 ?* i) D; K6 G3 ~& i- @+ R
( Y3 {0 |5 j9 W/ ~8 y% _4 @ D
交通 运输 领域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的标准与范围由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交通运输等部门提出。根据碳排放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分批纳入信息报告与核查范围。
% y$ D. T0 p E q t- N. L
8 r$ g' J! Y$ l0 _* v8 _7 C9 P 第十四条 控排企业和单位的配额实行部分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发放,并逐步降低免费配额比例。
8 T* b8 b# W5 E# T* b2 u. P9 r" a
% u4 `- N% M, _" ~3 | 每年7月1日,由省发展改革部门按照控排企业和单位配额总量的一定比例,发放年度免费配额。
5 `9 k9 U! d3 Q) ? 0 L' b' J2 H; b4 {
第十九条 控排企业和单位可以使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清缴配额,抵消本企业实际碳排放量。但用于清缴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超过本企业上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的10%,且其中70%以上应当是本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产生。
4 p6 h7 S4 C, M3 }& G6 ?0 ^3 R8 F
( |3 c& Q0 o1 E( k2 w5 {* `- M 控排企业和单位在其排放边界范围内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用于抵消本省控排企业和单位的碳排放。 / `8 s# @* _9 A+ ~, Y
9 g# `( N" X* W x 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可抵消1吨碳排放量。
& a8 I+ n. a4 ~' {4 d1 C/ ]; v $ s& Q. y! m( o. m1 Q. u
第二十三条 本省实行配额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为控排企业和单位、新建项目企业、符合规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1 W2 C+ E1 H" y# A- ]% t- {
( X: B: f* `* [5 J7 ] 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
( k, Q2 K& D- s! d( t0 W' x 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1401/t20140117_462131.html
/ \' H9 `- J+ r5 {' d' d . _$ \" g. L1 s7 Y. w2 ~' S
《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2014.3.195 h9 E8 V' t1 i# c' u
7 w$ W! t3 |7 f/ B- S5 P) D" N 《管理办法》共8章86条,从配额管理、量化报告、核查与履约、碳排放权登记、碳排放权交易、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项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4 L* g5 v9 Y3 t4 ?6 i
! t. h8 G: \: c2 n0 j! w 《管理办法》对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实行目标总量控制,全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目标排放总量应当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碳减排潜力等因素科学、合理设定;管控单位获得的配额,可进行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收益。# v; M. ^! |; ]- k7 G8 v) h- C
' {% d6 I$ W! b
《关于印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消信用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深发改〔2015〕628号-2015.6.2
! e. T4 d2 I8 |: T+ c9 { . f* L' B; Z/ i" k, v$ S) m: ]
管理办法规定,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他从业单位和人员参加碳排放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记录,并纳入相关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于违反规定而被处罚的重点排放单位,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予以公告。( |- y0 D/ D1 G( S" i
/ B5 F9 ]1 d: d. N 《关于印发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13〕9号-2013.2.18; W# W' e6 d' c& `
6 ]' ~& B, }; d' K5 { 该实施方案中明确管理体制是成立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具体承担日常工作,成员单位包括经信、财政、国资、统计、质监等部门。
8 Y: Z7 V; P9 [ f
, ?; _- R, [: V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3 H( ?" j3 h# D. Y8 d http://gkml.hubei.gov.cn/auto547 ... 0130227_435678.html
[- M8 e. ?0 n5 ]9 b- b3 C
# ~2 N7 T$ V1 [: L! ` q; v g 文章来源:阳光工匠光伏网" L3 J# P/ y: ~0 F3 G7 e, n. F
" Q3 }; g, {+ n& ~4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