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5 Y S/ Q7 g& s梅德文指出,2017年将7个交易点统一后,实行强制排放和交易,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据测算,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年交易量大约将达到30亿至40亿吨。而作为一个大市场,碳交易价格不宜过低,必须体现其稀缺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17年我国将统一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除了现货市场,若还能发展期货市场,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达4000亿元。 # [# p& V; M$ U8 j8 `# s- d) t 8 p2 W' V. h' A, i. C& W碳资产管理迎来高峰期 . ]3 A+ W; T, j2 |2 b' n1 L- f9 D* a' v1 h! g1 I( S
如今,中国正迎来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指出,中国在构建和完善自身绿色金融体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规则制定,为全球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央行再贷款支持,发展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产品,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为中长期绿色项目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以及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等是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 m4 O5 a) ]) L, }/ J) Q3 p
, `/ U! p \6 R$ x& c! w: x' W碳交易作为一项“政府创造、市场运作”的制度安排,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负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宣布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的碳金融业务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碳交易价格的有效性,并可为绿色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工具。# U5 z3 U# ^+ Z1 {- \% w" j6 V
5 w# z. M+ y$ T0 P
2005至2013年间,被碳交易机制覆盖的欧盟地区企业总减排量达到13%。碳交易和在此基础上的碳金融市场可以发挥很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抑制排放总量、为减排者提供融资、为碳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9 @8 l7 S8 C/ f1 O j/ l
3 w9 s l* d4 e; Z. H
与此同时,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同时提出要“促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这将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参与,促进形成规模化交易的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 M4 |" c' n9 Q! B, K8 x
$ V1 t/ W+ c( T2 O碳金融市场至少超千亿5 F ?' U3 @- x& I) H2 l9 F
8 e/ F! W9 S1 G ~" a$ X' ?
随着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加速,碳金融市场亦将迎来多重利好。前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促进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有序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探索研究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v7 M5 r( P# }7 W. ^7 E
1 x% r- I" R, W7 a% P# A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分析称,我国已经宣布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的碳金融业务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碳交易价格的有效性,并可为绿色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工具。 c9 G6 v9 V( X2 e' t. I* q & p6 @' v* ]3 K7 b4 J事实上,七省市碳交易试点正式开市以来,为了推进企业碳资产管理、活跃碳市场交易,各个试点碳市场分别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碳金融创新,推出了近20种碳金融产品,涵盖了除碳期货之外的交易工具、融资工具与支持工具等主要领域。而从带动力、需求度、风险度和发育度四个核心指标来看,推出碳期货、碳远期、碳债券及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的条件基本成熟。2017年后如果能够推出相关的碳金融交易工具,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600-800亿元,中值4170-5560亿元;2020年后,保守情景下交易规模能达到1000-1200亿元,乐观情景下为37500-45000亿元。/ r5 b2 @# P7 m- S
梅德文进而指出,发展碳金融具有不可或缺的市场功能,诚如在减排总量控制、减排成本分担、减排价格发现、减排融资支持以及减排风险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碳金融市场,因此发展绿色金融,也需要同时发展碳金融。4 E# l7 U v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