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网——全球领先的碳市场中文门户网站
标题:
我国碳交易存在哪些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tanjiaoyicom
时间:
2014-10-20 15:08
标题:
我国碳交易存在哪些问题?
据易碳家了解到,我国碳市场缺乏法律支撑和透明的市场信息,有观点认为碳税可能更有效。9月29日~10月10日的两周内,受假日影响,全国碳交易市场仅有5个交易日,中国碳市活跃度下降且各地碳市表现不一。广东、深圳、北京、天津、重庆5市交易清淡,湖北和上海两地碳市保持较高活跃度。湖北碳市交易量继续放大,且价格仍然维持高位并创出近6个月新高;上海碳市维持量价齐升态势,成为本周碳市的亮点。
8 F& Q" t. Y5 R, `& O. g
$ Y3 P- L' p1 _" C7 U. W. Z
各地试点确实增强了试点地区排放单位的节能意识,也暴露了试点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2 L7 }. l1 I' |6 ?( }
7 n: M; ^6 q P s% a6 l2 g" |9 j
首先,碳交易缺乏成熟的法律支撑,试点地区各自为政,约束力较弱。不具备有法可依的碳排放控制制度,仅强制企业参与,无法形成真正的交易市场。此外,还需要通过立法建立统一的碳排放管理标准,纠正各地区在试点中的企业范围、碳排放的核算体系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展等差异,扩大碳排放市场范围。
7 T9 D( N0 p6 l( m
3 B$ p8 P7 f$ I" I; x5 H/ p! }
其次,碳交易缺乏透明的市场信息,导致不确定性较大,也限制了市场交易。透明的碳排放信息是碳交易的基础,目前在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和履约上,市场开放的信息严重不足。一方面,碳排放的统计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动力去报告这些数据。不透明直接限制了投资者进入碳排放交易,限制了市场规模。
; b" v& O# _% ~9 Q8 k1 O. ~$ T
' m2 D: W2 S# y6 t6 k# {$ @# D$ ~# z
新华都商学院教授林伯强认为,从短期政策可行性看,碳税比碳交易机制可能会更有效率。控制温室气体获得的收益只能缓慢体现,而控制排放所付出的成本却是显而易见的。政府通过设立碳税,并根据总体减排目标设定税率调整的时间表,可以使碳排放的成本变动可预测,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未来的生产经营,或进行相应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或淘汰效益低下的产能。
/ e' n- m, t) y; G f% ]' G
/ M: i$ l# @+ q6 |- r2 ]
与价格波动幅度巨大的碳排放交易相比,碳税更有确定性和效率。此外,碳税避免了棘手的减排配额分配问题,使得政府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通过税收水平的调整,来灵活实现减排义务。
7 i4 C0 M! g' e9 r* g) R* s
! t( h# A& K7 i2 O% e) D1 O
由于国际合作机制仍无法就碳排放总目标上达成一致的时候,碳税能促使国内高碳、能源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实现较大减排。
) X! U6 U1 Z# U; m
" `8 W. z K$ j" H) z- N+ j% X1 y
欢迎光临 碳交易网——全球领先的碳市场中文门户网站 (http://bbs.tanjiao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